close

 寫這篇是希望幫助更多人, 輕鬆一點地當快樂爸媽

 (“模範母親背後的各種血淚故事大家都很熟, 我就不贅述了)

 

先插播 : 爸爸媽媽的心理健康比餵母奶更重要!

 

1. 如果爸爸可以分擔以下這幾樣事情, 媽媽會快樂很多,  夫妻感情也會更好(戰友)

 (未滿2個月的嬰兒因為脖子還軟, 較不宜用背帶)

http://tinyurl.com/n9axtuc

 

2. 我很推薦買這本以宅男口吻書寫成的給準爸爸,   "寶寶使用說明"   

準爸爸如果看得懂相機的操作手冊, 就一定可以看懂這本! 

作者是一對父子, 其中一位是醫生(所以封面上的頭銜是MD (Doctor of Medicine) 另一位的頭銜是 DAD ~)

當初是我的工程師男同事推薦給我來買給我先生的,  我先生說非常好笑又好讀   是他的育兒聖經. 

我有位在麥肯錫上班的學弟, 他同事也是推薦他這本喔    

中文版 (2016/6月才出的...可以看英文的直接看英文版吧)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6505
 

英文版 (已經出很久了, 在二手書市場已很便宜&書況極新) http://www.amazon.com/The-Baby-Owners-Manual-Trouble-Shooting/dp/1594745978

 


餵奶

請媽媽們一定要在*產前*就對母乳哺育有認知

我當初去上美國的醫院的產前哺乳課,但是那個講員只展示出完美哺乳的影片, 然後就說

"Your motherhood will guide you/ your baby will figure it out"

(含意很像電影星際大戰中的台詞 "願念力與你同在)

我現在想到都還很氣那個講員

後來我才知道, 事實是, 美國媽媽遇到困難而放棄親餵的比例很高,

再加上美國的教育文化是鼓勵和培養自信心至上,

結果就變成有些醫院的產前哺乳課程只吹捧餵母乳的光明面,

避而不談可能的困難/若出問題要怎麼解決(這是一個美國常見的現象),  

以下文章說得很好(文章請先快速瀏覽就好, 之後有空再回來細看)

************************************************************ 

 寬寬媽自己發現,一旦小孩出生以後真的就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再去研究母乳相關知識,

而且老實說剛開始哺乳真的就是震撼教育啊...

因此,為了自己、為了寶寶,請媽媽們一定要在產前就對母乳哺育有基本的認知。

我認為準媽媽們至少要研究以下幾個主題:哺乳姿勢、正確含乳方式、C型手擠奶方式、幫助泌乳的方式、漲奶處理、

冷敷與熱敷應用的時機、如何判斷寶寶有吃到奶與吃飽。

建議參考書籍:陳昭惠《母乳最好》(增訂版)
建議參考網站:
柳樹的奇想世界http://willow50.blogspot.tw/
母奶娃娃考考你http://mfeed.pixnet.net/blog
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http://www.babysgarden.org/main.php
(不過這幾個網站都走親密育兒路線,建議媽媽們可以專注在母乳哺育的知識上就好,

育兒方式就隨個人決定,沒有好壞對錯柳~~)

(http://angelapaul.pixnet.net/blog/post/32262681)            “

************************************************************

我自己走完一遭的心得:

餵母奶不是母愛評鑑, 只是照顧寶寶中的一塊而已. 各位媽媽要清楚優先順序:

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沒有餵母奶不等於不愛寶寶.

媽媽的心理健康和舒適比什麼都重要

 用一些奶粉搭配母乳沒有關係的

統計上發現,這樣子反而可以幫助餵母乳的路走得更長久, 

如果太執著於全母乳, 反而會太痛苦/挫折/憂鬱喔

所以如果碰到擺出親餵才是王道, 其他都是屁的雲端上姿態的母乳魔人, 媽媽自己心裡要堅定:

整天都要操勞照顧寶寶的是你, 不是母乳魔人, 所以你自己開心就好

如果寶寶出現體重掉太多/黃疸過高/ 醫生囑咐要加入配方奶的情況, 請媽媽們一~定~要加配方奶,

母乳魔人說的話這時候請通通擺一邊, 免得害死寶寶! 

要追奶以後再追, 有的是時間, 當下要先把寶寶的命和體重救回來!!

**近年來**在台灣和美國都已經出現 "媽媽堅持全親餵 結果寶寶根本沒吃夠奶/沒吃到奶 結果寶寶脫水死亡/餓到出現*終生*神經缺陷或損傷" 的恐怖案例

(台灣部分請看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553122098119650&id=465234196908451)

(美國部分可看Oct 30 2017 的TIME雜誌, 案例中的媽媽是一位*女醫生*,

她在生產住院期間,因為醫院追求不給配方奶的目標, 不給配方奶+洗腦媽媽不需要給奶粉,結果她的寶寶被餓到產生終生的神經缺陷, 

現在她出來向大眾呼籲不要一味追求全母乳! 我看了真的好難過, 因為我完全明白在那種環境下, 媽媽們會受到的壓力和洗腦的力量)

請記得餵配方奶不是壞事! 1980年代倡導的是"完全餵配方奶", 那一整代的的人也都正常長成了, 而且完全不會有因此餓死/餓殘寶寶的風險!!

-------

含乳嘴形/哺乳姿勢

我建議在**生產前**就先看完這 2 個美國史丹佛教學醫院的VIDEO,

這樣才會有正確概念:正確地餵奶,不會痛不破皮”  &   正確的嬰兒含乳嘴形, 是一切的基礎” :

 A. a perfect latch

(http://med.stanford.edu/newborns/professional-education/breastfeeding/a-perfect-latch.html)

示範嬰兒含乳姿勢/媽媽可以怎麼塞乳房給嬰兒含.

補充說明:

1.  為寶寶的脖子沒有力氣/不會自己移動,嘴形容易跑掉,

所以餵的時候媽媽需要用手抓住嬰兒脖子,   在他嘴張最大的那一瞬間,

把頭部往乳房方向推過去抵住, 以固定       

美國的哺乳顧問(lactation consultant )教這的口訣是" shovel with love"

 

 2. 確的含乳嘴形是: 嬰兒嘴張超大,含住大部份的乳暈, 上下唇都朝外翻開,類似章魚嘴,

這樣吸吮的力道才會是在乳暈上, 而不是乳頭上, 乳頭才不會破皮,以後的哺乳路才好走.

 就算乳頭已經破皮了, 只要姿勢後來被調到正確了, 其實傷口很快就會復原.

但是如果姿勢不正確, 那就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吸吮的力道仍然被不正確地施加在乳頭上

 

如果因為寶寶嘴張不夠大/其他技術原因,  導致含乳後的嘴唇不夠外翻/沒有形成章魚嘴

而變成吸吮力道仍留在乳頭上,此時媽媽可以:

(1)讓寶寶重新含乳(等他幾秒 , 抓住他嘴張最大的那一瞬間)   或是

(2)用手指"撥"[已含乳]寶寶的嘴唇上方 &下方的"鄰近皮膚"(不是撥在嘴唇上 !  )

往外""成足夠的外翻程度. 這樣一來, 吸吮力道才不會是在乳頭上造成受傷.

嘴唇上方的調整位置是在"上唇左右嘴角旁", 嘴唇下方的則是在"下唇左右嘴角旁", 如下圖中的四個圈:

mouth

以上是美國的哺乳顧問兼醫生教我的,我的寶寶在這樣被撥了幾次之後,

就習慣這樣的外翻含乳唇形了,也就不再需要撥了!

 

3. 每次餵奶完, 在乳頭上塗一些乳汁, 可以保養被摩擦處, 或加速傷口癒合.

醫學統計顯示,在已經破皮的乳頭上, 塗羊脂膏和塗乳汁的癒合速度差不多.

但是塗羊脂膏之後傷口的確比較沒感覺, 所以我當初是兩者都塗, 先塗乳汁, 再塗羊脂膏.

當然後來傷口好了以後就只塗乳汁).

 

4. 餵母奶真的可以不破皮 !

住院期間要請駐院的哺乳顧問(不是護士!)來看/教哺乳姿勢,

不要自己摸索(姿勢不對乳頭很快就會破皮..),請她過來看/矯正越多次越好

把正確姿勢固定下來,要練2種哺乳姿勢較好.

院以後再找哺乳顧問很費事, 儘可能在住院期間就學會!

頭幾天不用太在意奶量,重點是:  

[寶寶是否已會正確含乳]  以及 

 [若是寶寶不會媽媽會不會把嘴形用手指撥成正確的](媽媽多撥幾次以後寶寶就會習慣那個嘴形了)    

若已回家後含乳有問題/會痛上網再看video(http://med.stanford.edu/newborns/professional-education/breastfeeding/a-perfect-latch.html)

*並且*找哺乳顧問/母乳支持團體約**當面**的姿勢指導

(上網搜尋 "新北市 母乳支持團體"可以找到一大堆)

有人可當面指導,就千萬不要耗時間自己摸索!

如果自己不方便出門, 就請先生或親友陪著去, 越早去越好!

 

 B.  'hand express milk'

http://med.stanford.edu/newborns/professional-education/breastfeeding/hand-expressing-milk.html

示範如何正確的用手擠乳-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本來就會”!

不正確的擠乳, 很快整個乳房都會受傷,無疑是雪上加霜.

用手擠乳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因為擠乳器和嬰兒都可能有各種狀況,

只有雙手是隨時都在/不會傷乳頭的工具. 用手擠初乳也很有用.

 

正確地用手擠奶非常重要如果我當初早一點學會的話,就不會走上 

[含乳不正確->乳頭受傷(痛到連擠乳器都不想用)的情況下->不會正確地用手擠->得乳腺炎]這條冤枉路

 

奶量較少的時候, 用手擠會比擠乳器方便, 不用洗一堆東西&減少滯留在擠乳器上的流失量(量少時候盡量不要換容器).

手擠時用一個塑膠盒接在下面(盒子越小越好 以減少滯留在盒面上的流失量), 擠完加蓋冷藏,就可以去補眠了.

*手擠一定要看網路教學 不可以以為自己天生就會擠&硬擠(=當初的我), 會反效果&受傷*

 

 

乳頭保護罩

剛開始哺乳的時候, 若姿勢不對很容易破皮, 我建議*在產前*先買一套保護罩, 

萬一破皮的話就可以蓋在乳頭上(用膠帶固定在乳房上), 和衣服間產生空隙,

防止因摩擦產生分分秒秒的疼痛, 這樣心情會好~很~多, 而且傷口也好得快!  

產品選擇很多 只要能在乳頭和衣服間產生空隙都可以

保護罩很容易洗..所以二手的也可以~

其中一家廠商Medela有出兩個產品, 叫TheraShells 和 Softshells,都可以針對以下兩種用途:

[1.加蓋在乳頭上,在乳頭和衣服間產生間隔, 防止因摩擦產生疼痛以及弄溼衣服]&

[2.在每次哺乳前一小段時間套在乳房上,將凹陷的乳頭擠出來便於嬰兒吸吮]

產品差別在於:

TheraShells是硬塑膠,一套內有ABC三個零件(A+B=用途#1, A+C=用途#2.)    

Softshells是軟塑膠,一套就是一種設計而已

(每一套只能用於一般乳頭"或"凹陷乳頭, 所以要訂購的時候要選

"Softshell for sore nipple" 或"softshell for inverted shell")   

-----------------------------------------------------------

住院期間

我個人建議在生產完住院的短短幾天, 媽媽要以睡飽為優先

晚上睡前用擠乳器奶出來, 裝瓶交給護士夜間瓶餵,如果量不夠就補配方奶. 白天再親餵就好.

配方奶不是什麼壞東西!

 

新生兒整天都要多次親餵, 有沒有親餵不差晚上那兩次.

但是對剛生完的媽媽,晚上有沒有辦法睡飽卻很重要.

 

新生兒親餵吃很慢,晚上媽媽會沒辦法睡好. 晚上用擠乳器快很多.

而且住院那幾天, 是媽媽最有機會好好休息的時候. 回家之後就沒有了

短短的住院幾天, 能夠折衷餵到母奶就好了. 有睡夠比較重要

 

你會希望小孩可以及早適應胸餵&瓶餵(我家的可以).

其實小孩真的餓了,他什麼方式都會吃的.

一來親餵不差夜間那一兩次, 二來泌奶量在最初兩週, 都可以用吸奶刺激達到/身體會自然先提供過量的奶,

所以住院期間只要你和小孩都有學會正確餵奶/吸奶姿勢就可以了, 不用堅持晚上也親餵

 

以上跟母乳魔人親餵至上的說法不同, 但是我覺得對於一般的新手媽媽而言才是比較容易的.

親餵很好, 但是很多人一開始都很不順.而且住院期間,有睡夠比較重要

 

-------------------------

 讓小孩同時接受瓶餵和親餵

 非常重要, 這樣家人才有辦法分擔照顧/媽媽將來比較方便出門(什麼都自己來的下場是累得半死...

畢竟還是有媽媽不方便帶小孩一起行動的時候, 而且媽媽本來就應該要有單獨出門的權利啊!  

我家是從出生開始就兩種方式併行, 小孩也沒有乳頭混淆

不過, 因為我有查到文章說 親餵瓶餵併行的時候, 瓶餵的奶嘴孔要停留在最小尺寸, 這樣吸奶瓶的速度才會較慢而接近親餵,將來小孩才不會拒絕親餵之後即使小孩長大,奶嘴的孔徑也不要改”   所以我前四個月都是用最小孔徑奶嘴(如Dr.Brown的Peemie)(比0號奶嘴再小一號 !)

滿四個月以後, 為了讓他喝快一點/減輕不專心, 我才改用孔徑較大的level 1奶嘴,

現在小孩仍偏好親餵(想抱媽媽的心理因素?)

 

小孩喝不下奶瓶的時候, 不用勉強, 她餓了會自己下一餐喝回來的,小孩不會讓自己餓到的

(我是不會放棄瓶餵的. 如果不能兼得, 那我寧可全瓶餵, 也不全親餵, 因為我要保有出外的自由&讓別人能夠幫我餵小孩)

----------------

擠乳 (手擠或擠乳器) 

寶寶不吃的時候, 擠一些出來讓胸部不會不舒服就好了, 不要"排空"喔, 供需平衡就可以了.

因為"排空"是叫身體製造更多奶,如此下去會__性循環+更容易塞奶. (https://www.facebook.com/breastkokolu/posts/175698185910324 )

 

親餵比擠奶省事好幾倍~建議一定要花時間學*正確不會痛*的親餵姿勢.
擠乳器很麻煩, 出外時可以用哺乳遮罩親餵, 或手擠掉ㄧ些洩壓
擠乳器比較適合[餵奶時間卡到睡覺時間]或[胸部有突發狀況的時候]
 

我很重視媽媽是否能夠出門活動  而在外面常常不一定有辦法親餵

不看時間, 只看省程度的話, 親餵是最省事的, 因為擠乳器牽涉到很多設備

然而,親餵的技術需要熟練, 而且操作擠乳器也比較容易安排時間

 

目前在外面能夠讓媽媽放心親餵的設施還是不夠多 更不要說擠乳器了

(電動擠乳器需要電源插座+夠大的桌面以擺設擠乳器)

我在美國, 在外親餵都是在車裡穿哺乳遮罩,  在車裡也可以用車用充電器來用擠乳器 

美國媽媽已經很習慣凡事在車裡解決..所以不太會抗議沒哺乳間..

但是在台灣因為較擠, 所以在車子裡是不太行的, 還是要多設公共哺乳室

 

1. 擠乳器

一天可能會用多次擠乳器 但是一天只需要洗一次擠乳器,

其他時間直接放在冰箱(馬達'&電線不)(外出時, 要冰的部分和保冰劑放在同一個袋子裡)

每次要用以前, 用吹風機"暖風"(非熱風)吹暖"吸罩"2秒(其他部分不用吹), 吸罩暖到可以貼在乳房上就好了~

(可參考衛福部網頁 "在每次擠完奶後,可將擠乳設備放入冰箱"

 http://www.skh.org.tw/breastfeeding/%E6%93%A0%E5%A5%B6%E6%96%B9%E6%B3%95.htm)

 

2.  親餵或是用手擠奶

因為擠乳器設備較多,所以我外出時反而偏好親餵或是用手擠奶

外出用手擠奶 只要自帶塑膠小餐盒裝奶就可以了,

這樣就不怕在外面待久了會錯過擠乳時間, 涨奶過度變成塞奶.

在外面用手擠, 不求擠很多,但求擠掉一些奶, 可以避免塞奶就好

畢竟擠掉一些以後, 就可以放心在外面多待幾小時囉!

現在很多保冰袋都做得很好,擠出的都可以全部保存帶回家

擠出來的母奶即使在室溫下也可以放6~8小時, 更何況是有冰的呢

所以只要在那之前, 帶回家給寶寶喝掉就好啦!   


 

外出帶液體的情況下, 母奶有抗菌成份,比配方奶耐保存所以外出帶瓶裝母奶比液體配方奶好用.

當然後來我也學聰明了, 外出就帶分裝在小瓶子裡的奶粉,

需要用到的時候(如親不方便/量不足)再馬上用室溫的水泡開就好了, 反正一泡開就會喝掉了~

畢竟奶粉只要沒沾水(也要避免日照),就可以保存很久

 

只比省時的話, 在家用擠乳器比在家親餵省時,小孩難以控制&預測,

所以我在家若不親餵, 還是會擠乳器

讓我們一起同時擁抱各種科技&感謝發明它們的人吧 -我超感念Margaret Sanger!

 

*產奶量若已夠親餵之後不要排空*

寶寶不吃的時候, 擠一些出來讓胸部不會不舒服就好了, 不要"排空"喔, 供需平衡就可以了.

因為"排空"是叫身體製造更多奶,如此下去會__性循環+更容易塞奶.

https://www.facebook.com/breastkokolu/posts/175698185910324 )

 

而且冷凍奶的營養價值會折損, 存太多也蠻浪費的, 

見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18818288

媽媽快樂比較重要, 有時間趕快多補眠, 不要自尋煩惱~

 


買東西

 

奶瓶:
我覺得貝親奶瓶設計大勝Dr. Brown. 因為好洗太多了.
但是Dr. Brown的2 oz premmie組可以買一組來用, 因為新生兒用那個吸會比較輕鬆
 
 
(以下這段特別寫給朋友C ,  *  是拿給她的物品 )
關於貝親奶瓶的選購, 我一開始買了寬口 (240ml*四個和160ml五個),  一般口徑160ml兩個, 另外加買了一組台製小獅王牌的奶瓶(*完全沒有用過), 因為它小獅王牌的奶瓶較便宜 但是可以換上貝親奶嘴使用
小孩六個月前都只用到160ml的瓶子和SS號奶嘴  (他一次只喝100ml,一天在托嬰中心要四個瓶子)
之後喝奶量增加&改用M號奶嘴, 有用到240ml的瓶子兩個月, 但是因為副食品的比例增加了所以喝奶量又下降, 又改用回160ml的瓶子  
 
用寬口奶瓶倒奶粉容易許多, 而且貝親最神的產品就是寬口奶瓶的奶嘴
但是, 一般口徑的奶嘴比寬口奶嘴耐用很多倍.  所以可以寬口的瓶子拿來泡奶粉, 泡好再倒入一般口徑的奶瓶 就可以少洗一些瓶子
 
其他配件:
-大推"貝親旋轉奶瓶刷" 因為沒有海棉部分 所以容易保持乾燥和耐用。洗任何水壺也都很方便.   
-奶嘴刷我有買, 但後來覺得用手指洗就可以了 不一定要買
-奶瓶的儲存蓋*我有買 但不好用, 寧可套上奶嘴和一般奶瓶蓋就好
 
更多細節/產品照片請參考網友的文章***

-新手爸媽很容易因為經常手洗東西而皮膚發炎 除了戴手套手洗奶瓶之外, 其他盡量都交給洗碗機.   大推Muchkin dishwasher basket, 裡面可以放很多小餐具 和橫插筷子

-我買了一個韓國的咬咬樂* 裡面可以塞食物, 但是後來都沒用到, 因為小孩都寧可直接手拿食物吃

 

我是念化工和材料的, 現在工作內容是設計藥廠的設備
我都是買塑膠奶瓶 因為玻璃的太麻煩了, 而且PP/PPSU奶瓶若在使用溫度上小於70度的話非常安全(只是溫水泡奶粉或清洗的話, 40C就非常足夠了)
不過放太多年的塑膠奶瓶和奶嘴 (摸起來粉粉或黏黏油油的)還是不適合用, 因為那表示材料本身衰老了.

我認為瓶身上有刷洗留下的刮痕沒關係,  因為我們不需追求製藥業的材料表面光滑度 和 零殘留標準
用稀釋後的洗碗精洗, 就可以把油脂洗得很乾淨, 只靠熱水反而容易洗不乾淨
為了確保吸孔沒有堵住, 洗的時候吸孔部份用手指尖刮一下, 洗完要裝一點水倒置測試 , 要看得到水滴慢慢滲出來.
(貝親SS奶嘴吸孔容易堵住, 所以小孩大了以後可以把孔剪開一點或是換新奶嘴)
 
 
除非嬰兒狀況是不尋常地脆弱 (是的話, 通常醫生會已經告訴你了)
不然奶瓶奶嘴都用40C以下的水和清潔劑就好 完全不要煮/消毒 那樣東西會壞很快  而且沒有必要 因為拿來晾乾的空氣裡本來就有菌.  有確實洗淨&徹底晾乾再用比較重要
我兩胎都沒消毒過   美國很乾 瓶子和奶嘴洗完, 晾半天就會乾

註: 如果是Dr. Brown的240ml瓶子, 因為很長, 直放晾半天之後需要橫放晾半天, 這樣空氣才進得去 瓶子才會全乾

 
美國的醫生說:  親餵前不需特別清潔乳頭, 泡奶粉也是用一般飲用水就好 媽媽的乳頭和空氣中都有細菌, 嬰兒也需要攝取那些細菌進入腸道 幫助消化
餵完也不用清潔乳頭  因為嬰兒口水有殺菌作用
*不過*如果是要擠母奶出來貯存的話,  擠奶前要清潔乳頭, 擠出來的奶比較不會壞掉.  因為這時候擠的本來就會放上幾天才喝
 
母奶盡量不要冷凍, 也不要加熱太過, 才能保留最多的營養.
但是如果是為了要幾個月後回去上班的冷凍貯糧就另當別論
 
----------------------------------------------
 
 
擠乳器
我推薦 Spectra S2, 比Medela好用又好洗太多..

Nipple cream

可以買一條小的羊脂膏 但是重點仍是哺乳姿勢要對 
對的話根本不用擦 不對的話擦了還是會破 只是讓你不會那麼痛而已
最有修復傷口效果的是擦母乳 但是擦羊脂膏最不會痛

 

月子餐

自從吹風機發明以後,不洗頭那套早就應該被汰換了  洗頭洗澡那些就照洗就好了.

我月子餐是吃安心的, 而且我希望所有大人的時間都省起來, 讓自己休息和幫我顧小孩, 不要花在煮菜上

所以,我上網從台灣訂了新和春的藥膳包(他們很有經驗, 報關等等都會幫你弄好),

然後在美國買了冷凍的cornish hen(清理乾淨的小號全雞)和小排骨,

我先生煮月子餐, 在家一天一包藥膳+一份(川燙過的..川燙的工作可以請先生弄), 丟電鍋煮出一鍋肉湯

的話我自己當天喝完, 肉的話大家分著一天吃光(媽媽一個人吃會太多)

青菜類另外隨便弄弄就好了~ 這樣子30天下來我覺得超方便的喔!

每天的口味都有變化/食物新鮮/保證媽媽攝取的油脂和湯水足夠.

 

湯當然可以一直喝,但是一天吃太多肉也不好

(吃太營養太油容易塞奶/胖太多-其實大部份的現代人已經不用擔心營養不足了啊)

我那時一鍋是用一隻小隻的冷凍cornish chicken 

我先生煮月子餐完全沒有用米酒, 我們也都覺得很好吃. 這樣也就不用擔心酒精進入母乳

(吃鹽的影響?鹽沒差啦(有差的話 美國人都吃那麼鹹…)

但是酒精進入母乳會有差...所以~我覺得乾脆就不用加米酒了)

 

我當初是買一般藥膳, 沒有多買生化茶或其他(http://www.pcstore.com.tw/newspring/M05110843.htm)

煮出來的樣子可以參考http://annapctsai.pixnet.net/blog/post/169956875-%E8%87%AA%E5%B7%B1%E5%9C%A8%E5%AE%B6%E5%9D%90%E6%9C%88%E5%AD%90%E3%80%8E%E6%96%B0%E5%92%8C%E6%98%A5%E6%9C%88%E5%AD%90%E8%97%A5%E8%86%B3%E3%80%8

-------

不明原因狂哭 

新生兒可能是腹部有脹氣, 可以買這個試試看

http://www.amazon.com/Little-Tummys-Newborns-Infants-Children/dp/B001F0RAW0

吃了以後拍嗝也會較容易,它是讓被困在腸道內的小氣泡聚成大泡然後破掉,

本身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沒有累積的疑慮.

對我們家小孩蠻有效的(三個月大之後就漸漸不需要吃了).

有些超市也有出成份一樣的自有品牌

 

孕婦裝/哺乳裝            

網路拍賣/線上買是最省荷包/款式最多的選擇, 尤其懷孕後期去店裡試衣服其實很累

泳裝懷孕中後期最適合游泳~我是穿兩件式泳裝,

孕婦泳裝一次買整套的話不好買,  因為懷孕後期胸部和臀部的變化每個人差異很大

 (有些人的胸部是產後才開始變大的,但是臀部在孕期就變大了) 所以泳裝上下分開買比較準~

上衣在美國ebay買裙式上衣(裙襬遮到肚子以下,但是沒有勒到肚子, 所以不用擔心肚子變大泳褲去美國Walmart店裡試穿以後單買

 

哺乳內衣

我在Walmart.com上訂了幾件無鋼圈的(哺乳期間不宜穿鋼圈內衣),

每件只要$20不到, 不確定尺寸的時候就上下尺寸各訂一件,

寄到以後一一試穿, 再拿到店裡退回不合用的.我也有買貴貴的Bravado, 但我覺得那些$20以下的最舒服.

 

我覺得3 件就很夠穿了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嬰兒每兩小時就要吃一次¸ 整天都要餵, 而且乳頭可能會破皮=>不穿最舒服

所以我大部份時間都閉關在家 & 不穿上衣

我的另一位美國人媽媽同伴也是這樣!

 

哺乳外衣

可以去店裡或ebay Nursing Top Nursing wear, 非常值得. 兩件就夠了, 因為在家期間不穿上衣, 而大部份時候不常出門.  

出門在外用的哺乳遮罩(nursing cover)也可以買, 買二手的就可以了, 因為遮罩可以直接丟洗衣機,

還可以順便當carseat canopy, canopy的錢省下來

------------

 分房睡/監視器

因為嬰兒還小晚上要起來餵好幾次, 所以我跟嬰兒同房睡以方便夜奶

(夜奶的時侯, 親餵方便無敵多!)

一開始我帶小孩另睡一間免得夜奶時吵到我先生,

一段時間後, 我發現這樣不容易戒掉嬰兒的夜奶習慣,

所以我就和小孩分房睡了+嬰兒監視器

我覺得兩個月以前的嬰兒跟媽媽同房比較方便, 兩個月以後就可以分房了  

 -------

尿布檯

換尿布不要在床上換!!  因為一天要換很多次, 每次都彎腰很快就會傷腰 

(如果家裡櫥櫃已經很多, 就買這個疊在上面: http://www.toysrus.com/product/index.jsp?productId=12602707&camp=PLAPPCG-_-PID12231536:BRUS&cagpspn=plab_12231536&eESource=CAPLA_DF:12602707:TRUS)  

 

嬰兒床

不宜直接放大人床上喔  很容易壓到&出意外,

頭兩個月可以睡這個(可以放在大人床上或旁邊地上)

 http://www.burlingtoncoatfactory.com/babydepot/Baby-Gear/Activity/Infant-Positioners/By-Your-Side-trade-Sleeper-Lock-Link-311963880.aspx?gclid=CjwKEAjw__atBRDfqe-9voylym8SJAAOBeQ_iCprHcqzNYerjOuDeRdo681SbzTLzF4EWYMtCzjKuRoCXZjw_wcB

床墊布用任何布都可以¸因為兩個月內的新生兒都沒有力氣動, 有墊布就好了

 

頭兩個月我不建議/ 完全沒用到一般大型的嬰兒床

因為嬰兒床護欄很高, 把嬰兒拿起來/放下去的時候, 會需要彎腰彎很低, 很快就會傷腰   

 

另一個方法是, 把尿布檯放房內, 然後小孩睡在尿布檯上(我家的很多時候是這樣), 同樣地不傷腰


作息 

作息越早固定, 嬰兒和爸媽都越輕鬆我是follow瓜老師這篇, 只有2個變動http://corundumtw.pixnet.net/blog/post/32500806

  1. 天小睡訓練, 在連續哭15min以後,會進房處理(躺在旁邊按奶嘴/抱起來哄)

因為一開始想按計畫讓小孩哭累了自己睡著, 結果第一次連哭了一小時

(然後就到下一次的餵奶時間了, 必須抱起來餵=.=),

如此循環了三次以後,暫時讓步至今 

前三個月的時候他都是仰睡, 白天小睡不太容易睡著(晚上很ok),所以最後都是變成爸媽躺在旁邊按奶嘴

(親餵的嬰兒通常不愛吸奶嘴, 所以要一直按著放在嘴裡), 他吸一陣子奶嘴之後就會睡著, 然後爸媽就會離開房間.

過一陣子他可能會醒來(嬰兒很容易睡睡醒醒), 如果哭了的話就重新計時15min

三個月以後嬰兒脖子力氣夠了/會自己翻身變趴睡, 這時候小睡變得很容易.  

以仰睡姿態放進嬰兒床, 正常情況下他都會在5分鐘內翻成趴睡, 然後睡著.

偶然醒來也只是哭一兩聲又再睡著了. 而且這時候他自己學會了吸手來安撫自己所以也不用給奶嘴了(趴睡姿勢也很難塞奶嘴..)

 這時候如果還是連續哭到10分鐘以上,大都有需要排除的問題,

排除完再放下去, 就馬上睡了(例如需要拍嗝, 想排便但排不出來,不明心理因素需要拍拍安撫等等)

 

  1. 留早上七點的最後一次夜奶, 餵完馬上再放回去睡

 (因為如果讓他一直睡而不換尿布的話, 七點半以後他的尿布會過於飽合,

無法睡好,甚至尿會漏出來到床上)

 (後來我們改用了吸收力更強的Pampers extra protection尿布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就不用夜奶了)

 其他我follow的教學

 http://angelapaul.pixnet.net/blog/post/32172905

 http://angelapaul.pixnet.net/blog/post/31943208

arrow
arrow

    D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